close

 

專題 — 港發展智慧城市 科技佔優起步慢

【晴報專訊】曾否想像每天起床,可從一部手機得知泊車位空缺、甚至可遙控家中電器開關,為你慳電?一切在Smart City(智慧城市)裏不再是空想。「智慧城市」結合互聯網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科技,管理市民生活。本報將探討本港在物聯網、交通和環保節能上,發展「智慧城市」的現況與機遇。
特首梁振英今年發表的施政報告,提出以九龍東作為「聰明城市」(或智慧城市)試點,資訊科技界認為,本港發展裹足不前,甚至落後於新加坡、日本等,應於三至五年內急起直追。
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馬錦星,前年起已提倡「智慧城市」概念。他每晚駕車經過紅磡海底隧道,發現路面有兩排巴士,但大多只載三分一乘客,不少人更排錯隊,「巴士公司數據不互通,無法協調」,若可公開數據,可有助改善交通。
宜仿日本 節能之餘優化生活
「智慧城市」概念源自IBM,將資訊科技融入供電、供水、交通等系統中。著名城市規劃師Boyd Cohen 2012年選出本港為全球「智慧城市」第九位。馬錦星指,本港科技上已備發展「智慧城市」條件,但實際卻落後歐美、韓國及新加坡等。
馬錦星舉例指,新加坡約10多年前着手設立電子病歷系統,病人到診所或醫院求診,病歷、付費方式一覽無遺,「香港不能再用10年起步,須在三至五年內做出成績」,否則會被大幅拋離。
本港發展應何去何從?馬指,「智慧城市」有三大模式,本港近似IBM的「IT Centric Model」,利用環境數據解決日常問題,但長遠應仿效由日本日立集團(Hitachi)提出的「Social Innovation Model」,即不止着眼節省能源,而是提供居民舒適、便捷的生活。
智能化成功 未能統整智慧化
科大副校長李行偉稱,本港已高度智能化,例如引入八達通,成全球首個採用非接觸式智能卡科技的城市。但他解釋,「智慧城市」是將資訊科技融入城市規劃,有預測功能,例如及早維修老化水管,概念有異於「智能城市」。他認為本港未能將「智能化」配套,統整為「智慧化」。
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稱,「智慧城市」涉及城市管理,但目前沒有高層次部門統籌,令政策分散。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指,善用物聯網技術建設城市基礎設施,為「數碼21」資訊科技策略重點之一,會參考外地經驗更有效管理資源。
施政報告提概念 東九作試點
施政報告中提到以九龍東作為試點,研究「聰明城市」的可行性,包括利用科技,以疏導現有車路及行人路,善用大廈間的後巷,以融入整個商貿區的行人網絡中。
此外,計劃亦建議以手機程式,發放公眾停車位及路旁上落貨區的實時資訊,將九龍東發展成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商業區,預計今年內展開顧問研究。
記者:蕭頴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智慧商城國際聯盟 的頭像
    智慧商城國際聯盟

    智慧商城國際聯盟

    智慧商城國際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